 |
樊世荣留下的照片 |
樊继统(1890——1956年),也叫樊世荣,山西省汾阳市杏花镇永安村人,上世纪30年代在天津北京经商,是津京一代有名的晋商之一。
在永安村,樊姓是一个大家族,先祖曾官任山东东昌知府,后又有樊孟强从九品官,其后代代有监生、州同、千总、文林郎(正七品文散字)等。
樊世荣虽说姓樊,可他在永安村无所依靠。40岁时孤身独闯天津,他刚到天津的时候也是很穷,先是白天与人在街上跑河当牙行(编者注:即经纪人或中间商)做生意,晚上就跟宋家庄的郭二牛、菩堤庄的宋志祥三个人合租一间房子,住在“万隆”客栈。
后来,樊世荣有幸认识了一位日本洋行的老板,在日本朋友的帮助下,于1937年他创立了“德昌公”颜料庄,樊世荣任经理,平遥西凤落的胡志孔任副经理。在他们的用心经营之下,颜料买卖遍及全国各地,北京有,上海也有,西安还有,分庄就有四十多个!他们又在天津的南开区开设和平化工厂,有100多名工人,其中多是尽善村(山西杏花村)的同乡。化工厂生产各种颜料,注册商标为“进财”牌。
在天津经商的汾阳人当中,樊世荣是做颜料买卖做得最好的一个,“德昌公”就是他姓樊家的总字号,分号买卖遍及全国各地,他最为讲究的是:用东西一定要用自家字号的东西!
樊世荣还在北京的前门外曹寿胡同买房置地,平时就居住在北京,开设有“德峪”茶庄,由杏花窑头村的本家樊树荣、樊振仁经营,日本人投降后关的门。据说在上海他还有一个大工厂,但人们不知道是干什么的,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开的。
樊世荣跟唐兴庄的王大富、王毓堂关系很好,还有东社村的蔚官年,他们都是天津有名的颜料商人,时常在一块儿喝酒。当年他们用火车轮船从英国、美国、德国进口颜料,樊世荣号称是中国的“颜料大王”。当他得知汾酒厂的前身“义泉涌”面临将要倒闭的困境时,他与东社村的蔚官年一起以“山西旅津同乡会”的名义集资捐助,终于解了“义泉涌”的燃眉之急。
1951年,当时正值抗美援朝,樊世荣独自捐献37亿元(旧币值),为志愿军购置一架飞机。和豫剧大师常香玉个人捐献飞机一样,当时成为一大新闻。当时水利部全体才捐了一架“水利”号飞机,他一个人就捐了一架。当时的《大公报》对此都做了大力宣传。
在随后的各种运动中,樊世荣将自己的财产都捐给了国家,成为有名的民族资本家,不仅没有挨批挨整,国家还发给他每月80元的工资,相当于一个工程师的待遇。
(注:薛守义,汾阳市杏花村镇永安村村民,原山西省水利厅干部。本内容由梁怀勇和樊振家二同志2006年4月采访稿整理而成。) |